懵懂少年误服农药之后......
为了懵懂少年,几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在21天里通宵达旦地与死神进行了艰苦地斗争:
在最紧张的10天里,大家多次耽误休息和手头工作,有6次将她从死亡线上给救回来;首次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血液透析和4小时的血液灌流,为此用去血液透析液22.45升;这几天,儿科行政副主任章晓波隔三差五地与雅馨(化名)的父母进行电话沟通,或长或短了解她的思想波动,指导其康复。
“绝对是奇迹!不是你们,我女儿不会有今天。你们是她的救命恩人,我们会永远记着你们名字……”雅馨的父母只要一开口,总不忘向医护人员道谢。
12岁少年服药,7名医护人员一夜没合眼
10月8日,12岁的懵懂少女雅馨喝下了剧毒农药。当晚5时许,因为没有上学,得到消息的奶奶立即组织人员寻找。当发现她不省人事地躺在地面,且身边残留刺鼻农药味的食物时,家属们即感不妙,紧急将她送往医院进行抢救,随后又转往百余里之外的黄山市人民医院。
自晚上10时40分开始,洗胃、护胃,解毒、快速补液,重症监护、心电监护,在属于雅馨的抢救空间,我院医护人员顶着弥散的农药味救治着这位“傻”女孩;根据病情治疗需要,56岁的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师水润芝带着年轻的邵珏、刘小妹也连夜赶来加班,从午夜23时35分起,连续为这名女孩进行了长达14小时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首次“洗”血用去各类透析液高达24.45升。
也是在这夜,儿科薛怀建、潘浩及张欣徽护师一夜守护在她身边,从晚22时54分开始,抢救的脚步就再也没停过,并在关键时机三次将她从死亡边缘抢了回来。心率逐渐变慢趋于骤停,医护人员立即予以心肺复苏;瞳孔扩大,躁动了,他们予以减半使用解毒药物;检验科多次送来生命危急值报告,他们一次次应对,一次次调整救治方案。即便医护人员一夜没合眼,10月9日早交班,雅馨的各项生命体征还是被告知极不平稳。
为了给雅馨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儿科将她迁入到儿科重症监护科(PICU)进行单独治疗,雅馨的父母也按照医生的建议常常陪护在女儿身边;儿科主任医师王德志、血液净化中心水润芝及章晓波、王伶莉和郑茵茹等医护人员轮流守护在她的身边,全天候地看护和观察她细微的病情变化。
少年康复说出心里话,父母懊悔平时关心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治疗的一天天的深入,雅馨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和稳定,并向着大家希望的方向发展。10月18日,当血液净化中心的王群鸥将她身上的最后一根导管拔除,儿科医护人员将伴随她10天的呼吸机撤离,她们顿感轻松了许多。
雅馨中毒的症状一天天地好转,医护人员便着手寻找和治疗她深层次的原因,于是,请来了心理咨询门诊的张娜医生。在病房里,张娜搬来凳子,以儿童的视角与躺在病床上的雅馨进行了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通过细致交流,她逐渐拨开了雅馨压抑多年的心弦。
原来,身在农村的雅馨因父母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选择了外出务工,而将她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管理。虽然从表面上看,雅馨很“幸福”也不缺少什么。但内心深处,雅馨还是很孤独的,更没有知心的朋友,于是她特别渴望有父母在身边陪伴。长此以往,抑郁的心情越来越重。
今年10月7日,雅馨的奶奶发现她犯错误后,便通过电话告诉了雅馨的母亲,母亲获悉后训斥了她。一直心情不畅的她觉得很委屈,更感到无助,于是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获悉这样的结果,雅馨的父母亲非常懊悔,同时也在自责平时对女儿的关心呵护太少。好在自己发现及时,医护人员抢救的措施奏效,才使得女儿轻生的“念想”没能成功。在张娜医生的指导下,父母也单独与女儿做了更深层次的交流。
近日,雅馨的父母告诉章晓波医生:“不外出打工是不现实的。我们暂时陪伴在女儿身边,待她完全恢复后全家再次赴深圳务工,女儿也随同在当地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