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医院最“热”的人
现在的市人民医院每个处室都有空调、电扇,会有人在大夏天上班时大汗淋淋?于是我们去寻找。
新建成的屯溪到石狮的公路因山路绵亘蜿蜒,有着“黄山的青藏公路”之称。急救车到了长陔岭的半山腰,便右转进入石狮方向。因6月连续降雨而导致的山体滑坡未能清理完毕,急救车只能绕开路坑、杂石前行,车速很难超过20公里/小时。没几分钟,护士项加莉便出现晕车呕吐的反应。救护车使用的是柴油发动机,车内温度很高,汪骏东和孙立刚的后背、额头出汗了,而且面积越来越大。
仅有6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2个多小时才到山顶,好在当地村民特意找了辆面包车护送接应。在返回途中,因被接患者的病情比电话里叙述的还要严重,于是救护人员不断为抢救争取时间,在摇晃车厢里实施吸氧、输液、心电监护……下午1时30分,程某安全抵达医院,在第一时间完成急诊手术。
空调维修工:衣服没干过
“我不和你交流了,我要去前园路市场买配件,而且这个配件买不到完整的,还得回来氧焊组装,让空调尽快起作用,减少投诉……”说完,他骑着电瓶车直奔目的地。12时25分,有人报告:空调故障解除。奉平的同事姚兆兵介绍:“全院有分体空调近500台,中央空调300余个末端,自高温预警以来,空调班的7名人员积极做好保障工作,现在的每天报修量已突破15台次,大家身上的衣服每天基本不干。”
总务科电工:一线保障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与电工班师傅约了几次,都没成行。
推了几下门诊一楼大厅的电工办公室,硬是没推开,估猜是下科室了。正准备离开,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在脑后。随着电工班长史劲松的开门,我进了办公室。台式电脑显示屏提示有故障报修,史劲松熟练地点开,并用电话布置了工作。
“昨夜急诊广场的探明灯报修,我现在和王立春、徐国平去维修。”简单分工后的三人快速步入急诊广场。史劲松扶梯子,徐国平递材料,并协助站在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