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坚守家园的“夕阳红”
“天气终于凉快了!老前辈们不用再遭罪了!”同志们纷纷高兴地说。自去年秋季起,为更严密地防控新冠疫情,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我院从退休护士、职工中招募了10余名身体硬朗的退休同志,每天排班轮流把守北大门、西大门、门诊部大门,早班7点前到岗,晚班的要10点下班,冬去春来,度过寒冬,迎来酷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汪荷花、许日萍、俞平美等护士长和严娅萍、章娥、朱日花、韩晓岚、胡莲珍、汪美霞等资深老职工在烈日和寒风中定格了一幅幅感人的场景。
“请扫健康码!戴好口罩!”守卫在西大门的汪荷花老护士长礼貌地招呼着群众,年近70的她保留当年当护士长时的一贯作风 ,热情、细致、严谨。一位老人步履蹒跚,汪护士长马上跑上前搀扶,并耐心地告诉她到抽血大厅怎么走。让大家不禁想起了2005年5月28日的《黄山医报》上的《党徽在岗位上熠熠闪光》。67岁的晚期骨癌患者、《黄山日报》记者王老被汪护士长的温情护理深深感动,他在表扬信中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只要有空,护士长便来到我床边,嘘寒问暖,鼓励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人说我活不了多久,但奇迹出现了!我渐渐好转了!医患之间心心相印、心手相携的力量使死神忘而退却!王老深情记录了护士长一天中进出病房忙碌的身影 :
23床李伯高烧不退,她用酒精慢慢为他擦浴。
24床张叔头痒得难受,护士长经常抽空帮他洗,洗时颈不痛,头舒服且不弄在床上,这绝招是她多年练出来的。
30床小陈身边没有陪客,她帮他端屎端尿,毫无怨言。
35床老郑生命垂危,吊针非常难打,他点名要“吊针高手”护士长亲自去打。爱心搭起了心灵的桥梁,真情为患者撑起一片蓝天,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北大门,头发花白的严娅萍伫立在寒风中,目光炯炯,精神抖擞,用她那特有的“严式微笑”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看护着自己的家园。她说:“梦里都是绿花花的健康码”。一位患者忘了戴口罩,她马上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干净的递上去。依然不变的笑容,让我们想起2005年7月30日,老严排在长长的院内无偿献身队伍中,自豪地说:“今天是我上班生涯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就退休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划一个圆满的句号,我特别高兴!”(见2005年7月31日《黄山日报》)
门诊大门,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用老人机的患者在依次进行人工登记,4位资深老护士对自述有发烧、咳嗽的病人高度警惕、严阵以待!
汪荷花、严娅萍、章娥、汪定仙、朱日花、许日萍、俞平美等老同志把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献给了医院,如今,当医院需要她们时,她们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每天身处阻击疫情的最前线哨点,每天一站就是4-5小时,一刻也不敢松懈!
“保障患者和医院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松懈不得!”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