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处处吹拂文明风
“这次的黄山之旅让我终生难忘。除了自然景观,更让我不能忘记的是人文情怀和文明之风。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形象与黄山可以齐名!因此,恳请代为寻找为我服务的医务人员,并告知具体姓名,以便我再有机会表达谢意之情……”近日,一封普通感谢信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内掀起层层波浪。
3月中旬,几天的旅游行程和美丽的春景,让65岁的上海游客吕慧流连忘返。12日晚6时30分许,刚出门的不慎一跤,将她送到了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此时已是6时58分,离自己返程的时间仅有1小时10分钟。经过体检、摄片,她被值班医生诊断为左手臂骨折。在一名年轻的急诊科医生的热心指导下,她绕上几个弯便顺利地抵达创伤骨科。又一名不知姓名的年轻女医生热情、仔细地翻阅了她携带的病历后,并一路疾步地去找另一名医生处理病情。
瘦高的创伤骨科医生见到吕慧的第一时间,连声安慰她,并一再希望她不要着急。当得知她要乘坐当晚的8时08分火车离开黄山时,这位男医生让之前的女医生迅速准备石膏复位所需的器材,并请吕慧的同行好友去交相应费用,而自己也在积极地准备着。很快,在这两名医生的合作下,她的错骨正位包扎被娴熟地完成了。为节省时间,也为了预防石膏包扎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女医生用双手托着尚未干燥固定成型的石膏,而瘦高的男医生则在她的潮湿的石膏上比比划划地告诉她的注意事项。
5分钟后,当石膏托已固定成形,两名医生又请她再去放射科摄片,以观察接骨包扎的效果。同样,放射科的值班医生与此之前一样,依然非常热情地接待她,并很快将出具了第二张X光片。
“接骨已成功,火车上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触碰受伤的手臂,出现手臂、手掌红肿,可以适当松松绷带,到上海后抓紧再去找医生复诊,已达到理想的效果……”瘦高的男医生交代了可能出现的一切。
忙完这些,吕慧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便和同伴们径直赶往火车站乘车。幸运的是,她不仅没有耽误坐车的时间,而且返回上海后的复查,上海的医生连连称赞此次接骨手术非常好。
收到信件后,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了帮助吕慧完成寻找的心愿,根据信中的描述和就诊信息,并通过相关人员的记忆,最终为吕慧找到了所有医务人员。他们是创伤骨科的孙峰,蚌埠医学院在我院实习的卞艳丽、放射科的伍融、急诊科的倪莎和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