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龙说美容】脱发的常见类型
脱发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病程、发病机制分为以下6种常见类型:
01雄激素性脱发
又称:脂溢性脱发、男性型秃发、女性型秃发、遗传性脱发。
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和雄激素(特别是二氢睾酮)的作用是主要原因。毛囊对雄激素敏感,导致毛囊逐渐微型化,毛发变细变软,生长周期缩短。
表现:多发生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男性:通常从前额发际线后移和/或头顶头发稀疏开始,可发展至仅枕部和颞部残留头发。女性:通常表现为头顶部头发弥漫性稀疏,发缝变宽,发际线一般不会明显后移。患者一般头发细软,有的还伴有头皮脂溢性皮炎症状,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
02斑秃,俗称:“鬼剃头”。
发病原因:青壮年因工作生活压力易患斑秃;常见发病原因一般有遗传、情绪的应激反应内分泌失调及自身免疫性等方面。
表现: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脱发斑,通常头皮正常无炎症。可单发或多发,严重者可累及整个头皮(全秃)或全身毛发(普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突然发生,部分可自愈但也易复发。
03休止期脱发
休止期脱发是由多种因素(如高热、严重感染、大手术、产后、快速减肥、严重创伤、重大精神刺激、某些药物等)引起的一定比例的生长期头发快速向休止期过渡,从而引起弥漫性脱发。
表现:弥漫性头发稀疏,头发整体变薄,洗头或梳头时掉发量明显增多。通常不会完全秃顶。通常是暂时的,诱因去除后6-12个月内头发多能自行恢复。产后脱发是典型的休止期脱发。
04生长期脱发
病因:毛囊生长期受到毒性物质(主要是化疗药物、某些毒物、放射线)的强烈抑制或损伤。
表现:突然、快速、大面积的脱发,常在受到刺激后几天到几周内发生。最常见于癌症化疗患者。通常是可逆的,刺激停止后头发可重新生长。
05瘢痕性脱发
发病原因: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盘状红斑狼疮、毛发扁平苔藓、硬皮病、毛囊炎性皮肤病等)、物理损伤(烧伤、烫伤、放射伤)、严重感染(如头癣、脓癣)等破坏毛囊干细胞,导致毛囊被纤维组织替代,形成瘢痕。
表现:头皮出现炎症、萎缩、光滑的瘢痕区域,该区域毛发永久性脱落,毛囊开口消失。永久性不可逆。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阻止脱发范围扩大。
06牵拉性脱发
发病原因:长期、持续的外力牵拉导致毛囊损伤(如长期扎很紧的马尾辫、脏辫、发髻,使用过紧的发夹或卷发器等)。
表现:主要发生在发际线边缘或受牵拉部位,头发稀疏、断裂或毛囊周围出现小脓疱。早期是可逆的,长期持续则可能发展为瘢痕性脱发。可通过改变发型习惯预防和治疗。
供 稿:中医科 王凤龙
审 核:陈 君
终 审:吕向东 孙朝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