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首页>医疗动态

我院开展皖南地区首例人工肝(DPMAS)治疗技术

浏览量:851

12月16日,我院血液净化科与感染科合作,为一名药物性肝损害、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施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人工肝治疗。这项技术在皖南地区为首次开展,为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重肝患者带去了更多福音。

70岁的张阿姨服用抗结核药物二月后因感不适入住我院感染科,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严重异常,总胆红素及其他炎症指标进行性升高,病情危重,感染科方卫东主任立即联系血液净化科水润芝主任联合会诊,认为患者有人工肝治疗指征。将病情及治疗方案告知病人及家属征得其同意后,制定了详细的诊疗计划。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演练,并完善了相关术前准备之后,12月16日,血液净化科在科主任水润芝的带领下、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成功开展了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人工肝治疗技术。患者全程治疗时间三小时,途中血压、静脉压等监测指标平稳,过程顺利,吸附血浆总量约7000毫升,治疗全程患者未感觉有明显不适。治疗结束后复查血总胆红素及其他炎性指标均有显著下降。

水润芝主任介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是一种组合型人工肝治疗模式,采用新型血浆胆红素吸附器和血液灌流器两种树脂吸附柱联合应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是针对胆红素的特异性吸附柱,特异性吸附胆红素、胆汁酸;血液灌流器吸附中大分子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胆红素;两者的联合应用增加胆红素的清除能力,在改善黄疸症状的同时增强对毒素、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的清除,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提高肝衰竭的治疗水平,其核心是无需血浆即可达到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血浆严重匮乏的困境。为重症肝病的治疗及肝衰竭等待肝脏移植术前的过渡期间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

分享